k8凯发

  • 首页
  • 集团概况
    公司简介
    领导团队
    公司架构
    企业名录
    发展历程
    荣誉展示
  • 党的建设
    组织架构
    党建快讯
    理论武装
    重要文件
  • k8凯发: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
    聚焦二十大
    权威时评
    先进典型
    先锋视听
    我为二十大建言
  • 党史学习教育
    理论学习
    党史故事
    党的会议
    党史知识
  • 资讯中心
    k8凯发:k8凯发要闻
    图片资讯
    k8凯发:影像k8凯发
    媒体聚焦
    辟谣专栏
  • 主要板块
    产业投资板块
    园区开发板块
    配套服务板块
  • 廉政建设
    向集团纪委举报
    媒体关注
    学习天地
  • k8凯发:k8凯发文化
    企业精神
    司标释义
    k8凯发:k8凯发理念
  • 招标/租赁
    招投标采购
    资产租售信息
  • 人才招聘
    人才理念
    最新招聘
    应聘指南
  • 联系k8凯发
    联系k8凯发
  • 党史故事

    华罗庚:不负党员名

    发布日期:2021-09-23浏览次数:

    决心下定,活一天就为党工作一天,活一小时就为党工作一小时。对党、对人民、对祖国起些微薄的作用。

    ——华罗庚

    他,虽然只有初中文凭,却是蜚声中外的数学家;他,虽然因病左腿残疾,但中国的广袤土地上到处都有他推广优选法与统筹法的身影。他就是华罗庚,用数学解决了大量生产中的实际问题,被誉为“人民的数学家”。

    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出生于江苏金坛县。他幼时爱动脑筋,因思考问题过于专心常被同伴们戏称为“罗呆子”。初中毕业后,华罗庚曾进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就读,因拿不出学费而中途退学。此后,他刻苦自学,用5年时间学完了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。

    华罗庚20岁时以一篇论文轰动数学界,因而被清华大学聘请去工作。自1931年起,他在清华大学边工作边学习,用一年半时间学完了数学系全部课程。同时,他又自学了英、法、德文,并在国外杂志上发表了3篇论文。此后,华罗庚被清华大学破格聘任为助教。

    1936年华罗庚前往英国剑桥大学。在英国的两年间,他攻克了许多数学难题,一篇关于高斯的论文让他在世界上声名鹊起。抗日战争期间,华罗庚回到了灾难深重的祖国,在云南昆明的一个吊脚楼上,他写出了堆垒数论。1946年9月,华罗庚应普林斯顿大学邀请去美国讲学,并于1948年被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聘为终身教授。

    新中国成立后,华罗庚放弃在美国的优厚待遇,克服重重困难回到祖国怀抱,投身我国数学科学研究事业。1950年3月,他抵达北京,随后担任了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、中科院数学所所长等职。1956年,他着手筹建中科院计算数学研究所。1958年,他担任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兼数学系主任。

    回国后短短几年中,华罗庚在数学领域的研究硕果累累:他的论文《典型域上的多元复变函数论》于1957年1月获国家发明一等奖,并先后出版了中、俄、英文版专著;1957年出版《数论导引》;1963年他和学生万哲先合写的《典型群》一书出版……

    为了让更多工人受益,1965年,华罗庚把深奥数学原理转变为最朴素易懂且便于操作的“双法”,撰写了几乎全是大白话的小册子《统筹方法平话及补充》,并亲自去往20多个省份办培训、搞推广。

    华罗庚因病左腿残疾后,走路要左腿先画一个大圆圈,右腿再迈上一小步。对于这种奇特而费力的步履,他曾幽默地戏称为“圆与切线的运动”。在逆境中,他顽强地与命运抗争,他说“我要用健全的头脑,代替不健全的双腿”。凭着这种精神,华罗庚终于从一个只有初中毕业文凭的青年成长为一代数学大师,他一生硕果累累,是中国解析数论、典型群、矩阵几何学、自导函数论等方面的研究者和创始人,其著作《堆垒素数论》更成为20世纪数学论著的经典。

    由于青年时代受到过“伯乐”的知遇之恩,华罗庚对于人才的培养格外重视,他发现和培养陈景润的故事更是数学界的一段佳话。在他亲自关心和过问下,陈景润从厦门大学被调到中科院数学研究所,最终在攻克哥德巴赫猜想方面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绩。此外,万哲元、陆启铿、王元、潘承洞、段学复等人也是在华罗庚的悉心培育下成长起来的。

    1979年3月,华罗庚第四次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。他在申请书中写道:“决心下定,活一天就为党工作一天,活一小时就为党工作一小时。对党、对人民、对祖国起些微薄的作用。”

    同年6月13日,华罗庚被吸收加入中国共产党。这一年,他已70岁高龄,正在英国访问的他接到党组织的通知后兴奋得彻夜难眠。在回应邓颖超同志的勉励时他表示:“横刀哪顾头颅白,跃进紧傍青壮人,不负党员名。”

    晚年的华罗庚不顾年老体弱,仍然奔波在第一线。

    1985年6月12日,华罗庚应邀到日本东京大学作学术报告。原定45分钟的报告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被延长到一个多小时。当他结束讲话时,突然心脏病发作倒在讲台上。华罗庚用行动实践了自己的诺言:“最大的希望就是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。”